5月以來,貴州公路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納晴15標牂牁江大橋接連傳來捷報,大橋順利完成晴隆岸引橋首跨鋼梁頂推、貓道架設、首根主纜索股牽引三大節點,工程建設“進度條”頻頻刷新。全體建設人員正錨定年度目標,搶抓晴好天氣,奮力推進項目建設。
“無導梁拖拉式頂推”創新工藝成功應用
“無導梁拖拉式頂推”創新工藝施工現場
近日,隨著牂牁江大橋晴隆岸引橋首跨鋼梁順利頂推過跨,標志著納晴15標首創的“無導梁拖拉式頂推”創新工藝在該大橋成功應用。
牂牁江大橋晴隆岸引橋結構形式為:8×60m(鋼混組合梁)+3×40m(現澆箱梁),為解決傳統大跨徑鋼梁頂推施工速度慢、鋼梁拼裝場地受限等難題,項目部在晴隆岸引橋鋼混組合梁施工中結合工字鋼梁強度高、自重輕等特點,首創了“無導梁拖拉式頂推”施工工藝。
該工藝分為鋼梁拼裝和鋼梁頂推兩個環節,施工過程中采用“鋼管矮塔+斜拉裝置”取代傳統頂推導梁,以增加鋼梁自身剛度,并通過提前布置滑道、連續千斤頂等施工裝置,把在現澆箱梁的支架平臺上拼裝完成的鋼梁,水平牽引至安裝位置,其間利用特制的糾偏裝置實時調整鋼梁位置水平線形,以保障精準落梁。相比傳統頂推施工方法,該工藝取消了鋼導梁、臨時墩等重復利用率低的定制裝置,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能有效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據悉,牂牁江大橋晴隆岸引橋左右幅各需頂推8跨鋼梁,單跨鋼梁頂推長度為60米。首跨鋼梁頂推作業于4月底啟動,連續實施10天,平均每天頂推長度為6米,后期隨著頂推作業的熟練化,頂推效率也將不斷提升。
牂牁江大橋晴隆岸引橋首跨鋼梁頂推順利完成,開創了國內山區大跨徑鋼梁“無導梁拖拉式頂推”施工的先例,為今后同類型橋梁建設提供了新的技術參考和示范。
貓道架設順利完成并通過驗收
近日,納晴15標牂牁江大橋貓道架設順利完成并通過驗收。
據了解,貓道為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重要的高空作業通道和臨時作業平臺,上部結構施工期間,索股牽引、索股調整、索夾及吊索安裝、主纜纏絲防護等作業全部需在貓道上完成,該平臺的耐久性、穩定性直接關系著大橋上部結構的施工安全和進度。
牂牁江大橋貓道架設完成
牂牁江大橋貓道于2023年3月19日開始架設,采用三跨連續的布置形式,對應主纜下方設置左右幅,每條貓道設8根直徑54毫米的鍍鋅鋼絲繩,設計寬度4米,由貓道承重索、門架承重索、扶手索、橫向通道、貓道門架及面網等組成。為確保大橋貓道的順利架設,項目部制定了詳細科學的專項施工方案,并多次組織召開安全技術交底會,對大橋上部施工方案、施工圖紙和施工工序進行嚴密交底,為圓滿完成貓道架設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驗收當日,由納晴高速項目公司、總監辦、中心試驗室、駐地辦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員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嚴格按照牂牁江大橋貓道專項施工方案及設計圖紙的規范要求,逐一對貓道承重索、扶手索、門架、底網、側網、橫向通道等構件的安裝質量及安全性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和評估。在隨后召開的驗收反饋會上,驗收組綜合認定牂牁江大橋貓道符合專項施工方案及規范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牂牁江大橋的貓道驗收通過,將確保全橋上部結構施工各關鍵性工序有序推進,也為下一步主纜架設和大橋早日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首根主纜索股牽引完成
首根主纜索股牽引
近日,納晴15標牂牁江大橋完成首根主纜索股架設,標志著大橋全面進入上構施工階段。
主纜是懸索橋關鍵受力構件,被稱作大橋的“生命線”,其牽引安裝是橋梁上部結構施工中最為復雜、最為關鍵的工序。牂牁江大橋主纜索股架設過程中,面臨高空作業安全風險大、精確定位難度高、牽引架設效率低,以及晝夜溫差大帶來的線型控制難等問題,為保障工程建設安全和進度,納晴15標項目部特別設置“小循環”牽引系統,采取“白天牽引、夜間調索”的雙向施工模式,24小時輪班作業,并通過在深夜溫度較為平衡的時段,使用2臺高精度全站儀同步協同測量、助力調整索股線型,有效提高主纜架設效率,確保索股架設精度。
據悉,牂牁江大橋主纜分左、右幅兩根,每根主纜由199根索股組成,單根索股長約1909米,由91根直徑5.25毫米、強度1960MPa鋅鋁稀土合金鍍層主纜鋼絲組成,重約29.52噸,鋼絲總長達6.91萬公里,可繞地球1.7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