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室”“焊接工作室”“鋼結構工作室”——三個不同類型的工作室,為同一個項目服務,這是貴州公路集團納晴15標牂牁江大橋開展“項目管理標準化建設年”的一項重要舉措。日前,這三個工作室在惠水交通裝備制造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它們將為大橋建設提供全流程“私人訂制”方案,成為項目錘煉匠心、引領創新的“加速器”。
納晴15標牂牁江大橋位于貴州省晴隆縣和普安縣交界處,為主跨1080m的雙塔單跨簡支鋼桁梁懸索橋,大橋全長1849米,設計時速100公里,是納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納晴15標項目部在大橋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著力關鍵技術創新,組合應用了多項先進技術,全力打造品質工程。
這三個工作室到底在大橋建設中會發揮哪些作用?納晴15標項目部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工作室的功能和定位。
鋼結構工作室
統籌開展鋼桁梁懸索橋制造與安裝技術研究,最終形成鋼桁梁制造關鍵技術,讓鋼桁梁桿件制造、節段拼裝整體尺寸和栓孔精度均能滿足安裝設計要求,從源頭上解決鋼梁制造與安裝精度。
BIM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室
針對鋼梁制造、安裝施工關鍵點創建BIM模型,進行3D實體建模設計、虛擬預拼裝技術應用、焊縫質量控制模擬、母板分類制孔控制模擬,實現對關鍵施工點制造精度的有效論證和關鍵施工可視化方案論證,精準找到其中存在問題并及時修正,有效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創新BIM技術應用提升技術水平,確保生產質量。
焊接工藝工作室
按照鋼梁制造方案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藝,同時根據現場作業環境和工作條件,結合焊接機器人應用技術制定保證焊接質量的技術措施。著重研究U肋雙面焊接技術、單面焊坡口部分熔透角焊縫焊接技術以及對焊接工藝和裂紋控制措施研究,保證鋼梁制造焊接品質品控,實現焊接技術創新工作不斷向更高更新的目標邁進。
從“建造”到“智造”,依托納晴15標牂牁江大橋鋼桁梁生產、加工、安裝等工作,通過BIM技術創新應用,實現生產制造+施工各環節數字化協同,為鋼梁制造賦能,切實解決牂牁江大橋鋼桁梁“制造+安裝一體化”過程中的難點痛點,指導大橋鋼桁梁制造與安裝工作高質量、高工效、高精度完成,為優質高效推動牂牁江大橋建設提供技術保障。
接下來,三個工作室將在一次次試驗、論證、運用中提升牂牁江大橋的施工進度和質量,加速這一大型橋梁“落地成型”,并帶動培養一批愛崗敬業、技術過硬的科研創新人才,更好地服務貴州交通建設事業發展。
建設中的牂牁江大橋